近日,国内最大的建材连锁超市东方家园在北京市的5家分店,即西三旗店、来广营店、丽泽店、玉泉营店和吕营店全部暂停营业。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其官网上了解到,该公司到目前为止在国内约有超过21家门店暂停营业或者关闭停业。拨打官网上的电话号码,均“无法接通”。
实地探访关闭店面
1月19日上午,本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的东方家园西三旗店。超市大门紧闭,门上贴着一张“暂停营业内部调整”的告示,透过玻璃门,记者看到柜台蒙上了薄薄的一层灰,横七竖八停放着一些购物推车,偌大的建材超市显得很冷清。
“前段时间还在营业,来买东西的人挺多的。一是装修建材用品卖的比较齐全;二是经常有优惠促销活动,还有礼品赠送;三是配送免费方便。”一位在建材超市附近做生意的胡先生告诉本报记者。
下午,记者又驱车来到位于北五环外的东方家园来广营店。走进建材超市,整个销售区空旷无人,只有几个穿着工作服的员工在柜台闲聊。在超市二层的欧华尚美家居广场,显得很凌乱,沙发、桌子等家具用品到处乱放,很多家具用品销售标签上都标有“清仓甩货”、“样品甩卖”、“最低三折”等等促销字样。
一位销售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我们优惠促销活动很多,打折幅度很大。”当问及原因,他表示,“具体是什么原因关闭店面我不清楚,之前这家店的生意就不好,顾客少销售额也少,现在领导让我在这盯着货物撤离和处理退货等一些事项。”
据悉,东方家园总部正在申请破产,与此同时,有消息称知名家居建材装修电商齐家网已经与东方家园签署了《齐家网与东方家园合作框架协议》。
“在这份合作协议中,东方家园在北京、青岛、济南、大连、沈阳、成都、厦门、福州、西安、太原、长沙、合肥等12城市的19家门店将与齐家网合作,其中包括直接收购东方家园的部分门店。”一位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股权纠葛
曾经风光一时的东方家园,如今却成为烫手山芋。
东方家园上级公司:东方集团与大股东龙柏宏易均不肯承认对东方家园享有控制权、经营权。两者互相推诿、指责,东方家园的前景愈发黯淡。
东方家园的股权纠葛始于2008年。当时为了扭转颓势,东方集团将东方家园65%股份转让给瑞寰基金旗下的中国家居和ARCH,仍持股35%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交易完成后,瑞寰基金并未完成股权转让的付款以及相关的增资义务,但东方集团已将东方家园的经营权及人事权全部移交给了瑞寰基金。2012年年初,龙柏宏易收购了中国家居与ARCH100%的股权,从而接手了两家公司手中共计65%的东方家园股份,成为东方家园第一大股东。
股权的频繁变更,加速了东方家园的衰退。一年内,东方家园更迭了三位总裁,均未能扭转颓势,经营每况愈下,有业内人士甚至曝出东方家园的亏空总额超过8亿元。
去年12月6日,东方集团发布公告称,因其不再处于相对控股地位,所以不再将东方家园零售与上市公司并表计算,东方家园正式消失在东方集团的财务报表中。此外,东方集团称,不再掌握东方家园的经营权及控制权。
龙柏宏易也发布声明:“东方集团以同样一个团队,通过多个交易主体与龙柏宏易签署了相关备忘录,但各方始终未签署正式的增资协议,因此龙柏宏易从未成为家园零售的实际控制人。龙柏宏易作为基金管理机构,从未参与家园零售的实际运营。”
“东方家园此次危机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总裁频繁易主,领导地位不够稳固,营销模式问题较大,其内部经营管理又混乱,存在内耗严重、研发滞后、广告投入不足、缺乏厂商互动等等。”一位长期从事建材行业研究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家装市场面临洗牌
业内专家表示,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目前家居流通业已经呈现出洗牌态势,经销商的大批“死亡”对渠道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完全依赖超市渠道的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除了东方家园?本报记者还采访了其它家装卖场,包括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蓝景丽家等等大型家居品牌。销售人员和消费者都反映,家装市场以前的好日子已经不复存在。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带来的需求降低;另一方面楼市的持续调控带来消费需求的减少。不过?房地产调控只是外因?国内建材家居卖场近年来的盲目扩张?行业的恶性竞争加剧才是主要原因。
“随着家居建材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于同等产品的价格也会不断进行比较。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超市模式的卖场并没有价格上的比较优势,亦不可能让供应商在不同的卖场卖不同的价格,维持超市价格最低。建材超市理应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超市产品的价格如果比专卖店卖得还高,是违背其本质的。”一位家居卖场负责人李先生告诉本报记者。
业内专家指出?家居卖场应该把精力放在协调上下游资源和细分消费者人群上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以专供型、款产品来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并以此提高生存能力及放大中心市场的标杆效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