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2日,欧李产业发展研讨会及欧李科学技术研究院奠基仪式在河北省平泉县举行。该活动由欧李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经济林协会、河北省林业厅、承德市林业局、平泉县等领导以及国内欧李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致力于欧李产业发展的企业家,还有平泉县种植园主、合作社和相关产业负责人等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奠基仪式上,欧李科学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资源与开发课题组负责人李卫东教授,向观礼嘉宾介绍了欧李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和主要工作方向。
据介绍,欧李科学技术研究院于2015年10月开始筹建,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卫东教授团队牵头,京欧林果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组成。欧李科学技术研究院总占地 90亩,建有中国最大的欧李种质资源圃,内设有实验中心、化验中心、培训中心、原祖苗种植区、组培车间、培育中心、教研中心等。研究院主要进行欧李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评价、新品种选育、不同品种的产业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同时进行欧李果实、叶、茎、根、核、仁等衍生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及各种果蔬的反季节研发和推广。通过对欧李的广泛深入研究,形成六大欧李研发体系和产业体系,并针对鲜食体系、食品体系、保健体系、生态体系、生物制药体系、观赏体系,进行品种的选育和研发。
当日下午在欧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国内从事欧李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特色产业——欧李产业发展》这个主题分别做了学术研究报告。从发展欧李产业对于山区脱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做好欧李产品的深度开发和深加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下的欧李产业展望、如何实现欧李产业化发展、欧李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欧李具有良好的综合价值、保健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欧李产业是一个绿色、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经济林协会会长张志达认为,欧李全身都是宝,果肉、叶片、根茎、种仁中含有的花青素、神经酸等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和药用功效;从生态角度来说,欧李根系庞大纵横交错,根部深度可达2米,适合在“三北”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特别是沙漠的边缘地带生长,具有绿化、固沙、保水等用途,是优先选择的特色生态树种,目前已被列入全国防沙治沙重点推广扶持的树种。张志达说,欧李将要实现太空育种,有300颗中药材欧李种子将搭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二号飞行器进行航天育种。
从事欧李育种和应用研究近20年的、被业界誉为中国欧李第一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欧李科学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卫东教授介绍,国家侧重生态环境治理,老百姓和企业关注经济效益,欧李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生态经济型植物欧李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产业开发价值,并从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追求高品质、综合开发、加强基础研究、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加强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就欧李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整个欧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