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财经
-
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
2024-02-20
-
博德维独创新品 - “全透明气膜体育馆”亮
2021-05-20
-
斯凯奇GOWALK以旧换新活动登陆六城,百店联
2021-05-18
-
地球日|百事公司“与蓝同行”携手零售业巨
2021-04-22
-
致力保护环境 盖璞集团将全面淘汰一次性塑
2021-04-22
◎本报记者 操秀英 11月14日,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的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深层复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 渤中19-6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探明凝析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该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中心处理平台、3座无人井口平台和1座天然气处理终端,计划投产开发井65口,高峰日产油气超5000吨油当量。 “渤中19-6的成功开发实属不易,离不开技术上的创新突破。”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曹妃甸/渤西区域项目经理崔国杰感慨。 “油气大部分时候是储藏在砂岩地层的一个个小孔里,而渤中19-6这个油田的地层是潜山地层,油气储存在花岗岩的缝隙里,这种油藏条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罕见。”崔国杰说,开发该油田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找不到合适的钻井工具。 崔国杰说,他们面对的是比铜金属还要硬的潜山地层,储层裂缝像蜘蛛网一样密集交织,气藏分布广阔但类型复杂,井下温度最高可以达到204摄氏度,而且要在平均井深超5000米的潜山储层作业,市面上已有的钻井工具都无法满足需求。 “我们联系了斯伦贝谢等全球排名前几的钻井服务商,他们都表示没有信心在这样的作业条件下施工。”崔国杰说,其中一家查阅了他们的作业数据,表示只在越南打过一口类似的井,但以失败告终。 怎么办?既然工具上短期内很难更新,那能不能在作业方式上想办法?查阅各种资料,反复论证后,崔国杰带领团队提出一种新思路:在到达花岗岩地层前就完成斜井的“倾斜”动作,钻井工具在花岗岩地层无需继续倾斜,保持原有斜率直线作业即可。 钻井的难题解决了,完井同样面临着不少难题。譬如如何在200多摄氏度高温条件下,保证5000米钢管柱的膨胀在可控范围内。崔国杰带领团队先后尝试了数十套设计方案。“我们根据不同深度下的地层温度、钢的膨胀系数反复模拟,最终设计出一套方案,在钢柱膨胀最厉害的地方加封隔器。”崔国杰说。 “因为以前的钻完井作业不需要这样做,所以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体系,说实话,我们当时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崔国杰说,为了验证这种创新的钻完井作业方式,中国海油在2019年部署了渤中19-6凝析气田的试验区块。 庆幸的是,崔国杰带领钻完井团队创新形成的深层潜山钻井技术体系在试验区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该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于2020年10月顺利投产,实现高峰日产天然气100万立方米、凝析油950立方米。 于是,Ⅰ期开发项目顺利启动。有了过硬的技术支撑,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副总经理刘宝生介绍说,面对渤中19-6气田的复杂地层,作业团队创新践行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坚持“一井一策”管理模式,在渤海海域首次尝试精细控压技术,推进精细化钻井,Ⅰ期开发项目总进尺超350000米,相当于钻越近40座珠穆朗玛峰。“目前,项目提速超20%,为千亿方大气田的优质开发保驾护航。” |
2024-02-20
2021-05-20
2021-05-18
2021-04-22
2021-04-22
© 2012-2019 深圳尚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Powered by Ceoim !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