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财经
-
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
2024-02-20
-
博德维独创新品 - “全透明气膜体育馆”亮
2021-05-20
-
斯凯奇GOWALK以旧换新活动登陆六城,百店联
2021-05-18
-
地球日|百事公司“与蓝同行”携手零售业巨
2021-04-22
-
致力保护环境 盖璞集团将全面淘汰一次性塑
2021-04-22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写进课本里,邓公当年说的话。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人民都一穷二白,基本不存在富裕阶级,慈善基本上是海外华人的专属标签。 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狮子山下大佬们各有自己的商业帝国。 1978年,胡应湘、霍英东、冯景禧等一批香港商人代表来到了内地。 邓公接见了他们,其中一个潮汕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看了国庆典礼。习惯了西装革履,与英国人打交道的香港巨贾,换上一身蓝色中山装,眺望中轴线的无限延伸。 看看能认出几位大佬 图源:香港商报 他们后来大多成为北京的常客,为国家大计建言。 香港来的老板,被中央寄予了厚望,他们是中国打开国门、招商引资的旗舰。 这一批人也很舍得,尤其对沿海闽粤、江浙沪家乡慷慨解囊。 他们首先捐资修建了宾馆、路桥、医院、发电厂、公寓……广州的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是中国当时规格最高的酒店,开放的标志,曾接待150多位国家政要和无数企业家,伊丽莎白二世、尼克松、老布什、比尔·盖茨…… 直到进入新世纪初期,港资一直都在慈善榜单的前列。 中国很多大学都有“逸夫”楼。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在内地捐助科教文卫资金达25亿元,参与捐助项目3000多个。曾有网友在地图软件上搜索“逸夫”,在全国搜出3万多栋建筑。 还有宁波大学由“海上之王”包玉刚捐资创办,以及各种教育基金。 随着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中国有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先富的一批人,在历史的透镜中,被渲染的姿态各异,民众对于他们也感情复杂。 2001年,中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而当时的基尼系数高达0.48,全国年人均收入在637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900万人。 “草根”与“仇富”相伴而生。 富起来的中国企业家们,慢慢意识到反哺社会资源的重要性。资源如果不能涓滴下渗到社会的中下层,是要出问题的。 涓滴效应 本土名人开始在慈善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出现了2个拐点: 2005年丛飞事件,让人对慈善重新反思;2008年汶川地震,社会各界涌现的慈善公益力量,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也有像陈光标这样极具争议、被指作秀的“中国首善”出现。但陈好歹出了钱,最鱼龙混杂的是诈捐、慈善门事件,多个娱乐圈明星因此声名扫地。 2010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来中国组织了一场50位企业家的慈善晚宴,兜售美国的慈善套路。 看看能认出多少大佬 图源:余彭年慈善基金会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当时还没彻底摸清中国企业家们的心思,但中国富裕阶层的学习速度很快。 能被国新办邀请,去谈谈公益经验的企业家不多,曹德旺算一个。 从1983年开始创业,曹德旺到现在共捐出了160多亿元(含股票100亿元)。他的身家在291亿左右,能拿出这么多钱做公益,实属不易。 他对年轻的企业家说过一句话,总结到位: 做慈善不止是捐钱,企业家要先把企业做好,管好门前的事,是最大的善。 过去十年,房地产和互联网两大行业是中国最大的风口。 这一时期内地才诞生了世界级企业家,中国慈善也升级到了新的高度。 2020年胡润百富榜上,有2398人的财富超过20亿,41人超过1000亿。 中国企业、企业家是中国慈善的主力。 他们的慈善常常和企业的兴衰相依偎。比如绑定地产扶贫的万达,一度做得有声有色,但近两年大规模抛售资产,万达也从最新的慈善榜上消失。 5月份公布的2021年胡润慈善榜单上,人名发生了变化。 2021胡润慈善榜
2024-02-20 2021-05-20 2021-05-18 2021-04-22 2021-04-22 © 2012-2019 深圳尚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Powered by Ceoim ! X3.4 |